平潭三十六腳湖保護區簡介及游玩攻略
平潭人民耐以生存的生命之源“三十六腳湖”,也是福建第一大的淡水湖。三十六腳湖也是平潭唯一的一個提供飲用水的水庫,是很重要的水源保護區,而且也是自然保護區跟風景保護區。雖然沒有對外開放為景點,但是這里的風光不亞于其他的景區,畢竟是平潭人民的母親湖不能遭到外部的污染與破壞。湖的總面積為200多萬平方米,總蓄水量達到1200多立方米,其中這里的最大水深有16米,而且禁止游泳跟垂釣,所以朋友們去的話一定要注意。地處平潭島南部中心,湖面平緩如鏡,高出望下就像是一顆島上明珠鑲嵌在平潭這片土地上。
這里的景點也是非常多的,像圍繞著湖周圍的照鏡山、牛山、海壇山等等,這些山峰聳翠,再加上岸邊密密麻麻的野草,相互照應成一幅美麗的山水畫。當然更多的是因為平潭島獨特的海蝕地貌而形成的奇石怪巖,其中有一些因為比較擬態所以被命名為蒼鷹石、雄雞石、蘑菇石、春筍石等等多達40多處,這些奇石各有形態,光怪陸離,儼然一幅妙趣橫生的畫面。現在還沒看到的你可能想象不到這里曾經是官府養馬的地方,據歷史記載在唐朝時期這里就已經是朝廷養馬的地方,一直到后來馬不作為交通工具才剔除的,所以它也是平潭舊十景中存在時間最為悠久的一個景區。
三十六腳湖的地址是在平潭縣北厝鎮東北范圍內,距離縣城大概3公里左右。每年的春夏季節都會有非常的白鷺飛來這里,遠遠的望去就像一道亮麗的風景線。形成的原因大概是地殼上抬,然后形成一處海水坑,后來淡水的流入導致了海水的淡化才形成了這一淡水湖。由于當時水流的湍急,使得湖水往外不規則的延伸,就像是36只腳往前伸的感覺,故而得名三十六腳湖。
提到三十六腳湖就得說說它的三絕景。第一絕就是摩崖石刻“觀成萬畝”,還沒走近這個景點你就能遠遠的望見一顆10幾米高的巨石上懸刻著“觀成萬畝”四個大字,每個字大概都有1米多長。走到近處就會發現有落款“宋延模”幾個字,底下分別有宋延模印跟子山印。宋延模式清朝人與三十六腳湖有著一段歷史淵源,來到這里看見過的人無不驚嘆陡峭石壁上的摩崖石刻,這就是古人智慧的化身。第二絕就是“風動石”,在湖的北岸跟南岸各有一個風動石,當你走到風動石的附近才會發現石頭的底部是空著的,兩端都僅有一點點的支撐點。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,歷經了這么多年的風雨洗禮,居然還能屹立不倒。第三絕就是祈雨用的“龍嶼礁”,在風動石的山下沿著湖邊棧道前行,就能看到湖的中間有一個小山丘,從岸邊看過去就像兩只神龜首尾相連的感覺,懸浮在寬廣的湖面上。這是古代那會平潭百姓祈神求雨的地方,所以有著幾個美麗的神話傳說。
因為湖的地理位置是在村落包圍中,所以交通不是很便利。可以的話最好是自駕前往,或者汽車站下車摩的過去也是挺快的。行走在湖畔,感受大自然的神奇,如果你環湖走一圈需要大半天的時間。天氣好的時候確實是一處漫步游玩的好地方。

三十六腳湖不愧是平潭島的生命之源,適合郊游